家规—百事孝为先
2003年9月,一场噩耗降临在当时57岁的沈龙妹身上,突发的中风让她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,余生的她只能卧床度日。然而正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,引出了一段暖心的佳话。
东山下村的沈龙妹早年丧偶,两个儿子张治明、张群明都已经成家立室,赚钱养家的重担当然是男人来扛。沈龙妹病倒后,两个儿媳妇项惠莲、李铭霞就挑起了照顾婆婆的担子,替丈夫分忧。
一开始,两妯娌商量是轮流照顾婆婆,轮到的人负责给卧床的婆婆梳洗、喂饭、擦身,还要伺候老人家的大小便,等一切照料妥当以后才会管自己的事,一晃眼间就过了四年。
2007年的某天,轮到大媳妇项惠莲照顾,婆婆想要大小便,嫂嫂把她抱起来方便,由于她病情加重,靠惠莲一个人的力量已抱不起她,结果两人都跌倒在地,两人满身粪便。惠莲马上安抚婆婆别担心,顾不上自己衣物上的粪便,首先给婆婆清洗身体后换上干净衣服,然后把婆婆扶上床休息。这次事件后,妯娌两协商以后不再轮流,因为她们两个身材较小,力气不够,婆婆病情加重后,自理能力完全丧失,为防止跌倒事件再次发生,也为了减少婆婆痛苦,她们决定每天共同服侍照顾婆婆。
接下来的几年,项家的两个媳妇项惠莲、李铭霞每天一起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。夏天给她擦身、梳头、洗脸、服侍大小便,冬天也坚持每星期给婆婆洗一次澡。为了不让婆婆房间有异味,她们一天一清扫,一周一大扫,并让房间保持通风,让室内空气新鲜。除了生活上的照料,心理上的安抚也从不间断。有时两家大小会团聚在婆婆房间,陪着她一起聊天看电视,尽量让婆婆心情舒畅,感受到家庭和睦和欢乐。小媳妇李铭霞本来早就可以生育第二胎,考虑到婆婆病情,如果让嫂嫂一个人照顾的话,嫂嫂的担子实在太重,就放弃了。
村里的老人家去看望沈龙妹的时候都会羡慕得说,“龙妹你真福气,你的小辈真孝顺。”龙妹婆也会欣慰地笑道:“是我家惠莲和铭霞好,服侍得我很周到。”
两个儿媳妇说:“由于公公去世早,婆婆一直把我们当女儿一样看待,从来没有口角。所以我们两家有事都有商有量。金钱上也从不斤斤计较,关系融洽。我们这样对婆婆,同时也在用自身言行警示子女后代要敬老爱幼、和睦邻里,这样才能让生活过得有情有滋有味。”